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会动态 > 学会动态

中国照明学会第八届理事会计量测试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成功举行

时间:2024/05/27

字体:[ ]
64.2K

图片

计量,即测量的科学及其应用,一直处于科技进步的前沿,它的影响可见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存在于生活的点点滴滴,计量也存在于陪伴我们渡过每个夜晚的人工照明之中。“我们今天的测量,是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明天”,2024年5月20日在第25个“世界计量日”来临之际,中国照明学会第八届理事会计量测试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成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56名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照明学会驻会副理事长高飞出席并致辞。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首席计量师林延东研究员、光学与激光计量科学研究所所长甘海勇研究员致欢迎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潘建根教授、苏红雨研究员主持了学术交流环节,中国照明学会监事长张保洲教授主持了不确定度培训环节。

图片

会议邀请光学计量测试领域的知名学者研讨了与照明相关光学计量测试领域的新动态、新思路并交流了最新研究成果。副主任委员潘建根教授介绍了频闪评价标准化国内外最新进展,分析了影响频闪测量的关键因素及不同技术路径的频闪标准源的优缺点。副主任委员牟同升教授介绍了基于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的元宇宙中光和照明量测的国际标准的最新进展以及对光学计量带来的新挑战,如虚拟照明中物理规律的重新定义、动态与实时互动虚拟照明的评价方法等。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伊晓燕研究员的“氮化物LED技术进展与计量需求”报告,呈现了氮化物微小尺寸Micro LED、Nano LED作为生物探针应用于人体神经调控中的单个芯片和面阵的测试的需求和挑战,由于应用环境的特殊性,急需研制新型测试仪器。夜景照明能提升城市夜间形象,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城市魅力,已经成为城市的重要名片,然而过渡亮化则会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为提高城市规划实施的有效性,无体检不更新已成共识。北京清城品盛合昇照明研究院马晔总经理解读了城市光环境体检的具体方法和计量需求。低温辐射计是国际上公认的光辐射测量的最准确的方法和照明测量的技术基础之一,NIM在此领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徐楠博士介绍了NIM近年来在基于探测器的光辐射功率基准研制方面的重要工作及未来规划。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闫劲云博士研制的显色指数可调LED 光源,能满足各种显色指数测量仪器的量值溯源需求,已服务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生鲜灯质量监管专项行动。基于视锥细胞响应的光辐射计量体系是近来CCPR/CIE 的热点,2024年6月3日将在国际计量局召开专门的研讨会,主任委员刘慧研究员分享了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

会议同期举办了光度测量不确定度培训班,邀请赵伟强、杨臣铸、林延东三位学者就光辐射测量照明相关测量中的不确定度评估从不同的侧面开展了培训,报告题目分别为:“积分球测量总光通量的不确定度评估”、“测量误差与测量不确定度”“蒙特卡洛法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在照明测量中的应用”。赵伟强博士详细介绍了日常广泛使用的球形光度计测量总光通量的不确定度评估的过程,分析了各种不确定度来源的评测方法。杨臣铸研究员的报告深入浅出,针对测量误差是客观存在但无法确切知道,而不确定度评估则是运用数学方法对误差存在区间做主观估计。在评估测量不确定度时,往往忽略应从误差分析入手,因而容易漏掉一些误差因素,使评估不完善。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了测量误差与测量不确定度的关系,这有助于更好认识二者的关系,更全面地评估测量不确定度,对测量结果做出合理的评价。林延东研究员基于蒙特卡洛法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在光辐射测量领域的应用,为未来验证在照明中应用的不确定度传播率法的评定结果以及解决复杂输入量具有复杂函数关系的不确定度评定,如光源色温、显色指数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估介绍了一种新方法。

本次学术交流会,集聚了国内光辐射测量领域的知名学者,报告精彩纷呈。参会人员表示在多方面很有收获。

供稿:中国照明学会计量测试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