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会动态 > 学会动态

产教研实践项目:亚洲校园计划“中泰联合光影夜游工作坊”在中国传媒大学校园举办

时间:2024/10/23

字体:[ ]
64.2K

图片

由中国传媒大学、泰国艺术大学(Silpakorn University)联合主办的亚洲校园计划“中泰联合光影夜游工作坊”在中国传媒大学校内举办。工作坊“以光为媒,夜游中传”为主题,基于国际联合、校企合作、跨学院、多专业的创新教学实践成果,通过夜游校园呈现国际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愿景,以光影艺术与互动装置作品展现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成果。

图片

校园光影夜游活动于中国传媒大学70周年校庆期间举办,由来自中泰两校光环境设计、数字艺术、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传播学、数据新闻、艺术与科学、设计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室内设计、广播电视编导、表演等多专业师生组成的团队联袂打造。校园夜游体验者可在中传校园多个地标点位参与光影互动活动,并可以通过集章打卡等形式兑换团队师生精心定制的文创纪念品,感受不同以往的中传奇妙夜。

图片

作为“亚洲校园计划”(Campus Asia)高校合作框架下的创新尝试,本次工作坊除了高校主体之外,也是一次校企联合的产教研实践项目。在此次活动中,中国照明学会数字艺术专业委员会提供了学术支持和合作平台,专委会专家团队也积极参与了本项目的实施,确保了光影艺术作品的创意质量和落地呈现。数字艺术专委会的支持,使光影夜游工作坊成为一个展示创新教育与前沿技术的平台,推动了光影艺术在文化传播与互动体验中的应用,为未来的艺术创作与数字媒体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中国照明学会数字艺术专业委员会的会员单位北京大盛光影视觉艺术工作室和众多企业联手为此次活动提供了技术支持,以新的合作模式深入探索了数字艺术与光影设计的创新实践,促进了学术与行业的深度融合,为学生创造了丰富的实践机会,使他们能够在真实的项目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提升专业技能。

图片

此外,本次工作坊还关注了光影艺术在文化传播、艺术装置和互动体验中的实际应用,鼓励师生团队进行跨学科的创作与探索。企业的参与不仅提供了技术支持,更为项目带来了行业视角,使得创作成果更具市场导向和实用价值。这种新模式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推动了光影艺术在多元文化交流中的广泛应用,展现了教育与行业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共赢局面。

图片

总统筹:贾秀清、Thanatorn Jiarakun

项目管理:王晓茹、Paiboon Jiraprasertkun

项目策划:孙斌、王芯蕊、武楠 、Sunya Sookpool

专家团队:刘晓希、成星、宋雷雨、费大浩、张涛、Sirichai Roytheing

项目执行:江怡辰、Parichut Suchatkulvit

夜游活动策划与执行:刘晓希、江怡辰、Parichut Suchatkulvit

图片

中国学生团队: 王璨、周津羽、伍俊宇、徐缘、薄佳为、张嘉、李悦、梁婧童、管子晴、叶晓潼、陈笑颜、刘祺、周草实、余若彤、犹北戈、王雅雯、苏一鸣、李心遥、黄越、田雨锟、林佳杭、蒋靖豪、束欣睿、王潇斐、石羽宁、李佳颖、龚倚玄、范含雪、李思源、顾潇文、张越、赵谞媛、郝梦圆、李宜霏、陈梦璇、周美君、张笑语、李雨琴、甄安宇彤、洪靖雯、濮毓、蒋宇、杨瑞轩、邓砚宸。 

泰国学生团队: Saengboonset Masiri、Chattraporn Pho-ong、Thee Puengchanchaikul、Namfah Sinthopachakul、Nita Siriteeralak、Papangkorn Jeanphasook、Panisorn Meecheun、Pimpisa Rodmayu、Phattharee Tongngoen、Mukharin Srisawang、Rinrada Sua-im、Artitaya Tularatrueangnam、Nongnapat Taengtoemphan.

学术指导: 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中国照明学会数字艺术专业委员会  

技术指导与支持:北京大盛光影视觉艺术工作室  

支持企业:山东晟景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银河兰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华韵文化传播集团有限公司、迪恒投影、广东擎田灯光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极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广东舒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市明静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迈斯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广东铭图光电有限公司、深圳市晨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

供稿:中国照明学会数字艺术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