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会动态 > 学会动态

中国照明学会室外照明专业委员会年会暨2024年度论坛在北京举办

时间:2025/01/10

字体:[ ]
64.2K

图片

2024年12月16日,中国照明学会室外照明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室外委”)年会暨2024年度论坛在北京良业科技集团的光科技馆内举行。中国照明学会刘正雷理事长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照明学会驻会副理事长高飞、天津照明学会理事长袁景玉、室外委主任荣浩磊,室外委顾问、专家、副主任及委员等70余人参加了论坛。

图片

荣浩磊主任以《照明科技中的科学家精神——奉献与求实》为题作了开场演讲。他表示,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良好学风和科研生态,学好科学家故事,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而照明科技作为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发展背后离不开科学家的智慧与汗水。

图片

本次论坛彰显了室外委对“模式创新、技术创新、艺术创新”的关注,特邀10位业内和跨界的科技工作者,通过不同环节和跨界领域的主题报告,分享和交流室外照明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共同探索行业内及跨界协作发展的多元可能性,推动行业持续发展。

图片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卜希霆主任作题为《沉浸营城与数字文旅趋势展望》的主题报告。

核心观点:

•  文化旅游业正在成为“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  疫情后旅游业是自我恢复最快的产业之一,这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旅游业的巨大需求。

•  照明行业积极参与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文旅新路径,文旅深度融合的消费成为大众美好生活的主要需求,“文旅+百业”成为城市更新的核心驱动。

•  模因城市、博物馆之城、媒体之城、场景城市、新烟火城市等成为满足大众生命体验与迭代感知的未来城市发展趋势。

•  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智慧旅游、沉浸式文旅、数字文旅等文旅新业态逐步颠覆传统文旅模态,为文化强国、旅游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  未来文旅将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深度推进文旅高质量发展,加速突破行业边界,与时俱进实现超级文旅IP迭代创新,为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做出重大贡献。

图片

北京中科光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奕以《浅谈文旅运营的元素》为题,分享了行业经验。

核心观点:

•  文旅五行元素:资产(土)、资金(金)、流量(水)、业态(木)、情绪(火),其中情绪价值是影响文旅资产价值的重要因素。

•  文旅运营四大步骤:招商、营销、运营、后勤。

•  互联网赋能:“微短剧+文旅” 开启流量新增长;持续输出更新迭代的内容才会有不一样的流量。

图片

江西省照明行业协会副会长陈耀庭作题为《新形势下EMC模式在城市道路照明应用》的主题报告。

核心观点:

•  EMC模式自2009年进入照明领域以来,经历了萌芽期、探索期、推广期,到现在的日趋成熟阶段。

•  当前城市照明管理的重难点:节能手段不足、养护手段传统、产品技术迭代快、漏电安全隐患、智能化程度低或技术壁垒高。

•  EMC实施要点:确保共同价值最大化。精准识别并合理规避才能确保项目健康、稳步、有效实施运行,使项目相关方受益,实现共赢。

•  EMC核心要素:产品要素、经营要素、项目管理要素。

图片

室外委副主任王俊作题为《新格局,新形势,企业发展新思考》的主题报告。

核心观点:

•  稳定的心态的重要性。

•  在海外市场的开拓过程中,中国公司面临多重挑战,但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只有在充分了解和评估国际竞争、地缘政治、经济环境、文化差异、法律风险等因素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市场策略,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

•  通过创新驱动、品牌建设、合规管理和风险防控等手段,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海外市场的变化,提高国际竞争力。

图片

艾哎集瑟科技联合创始人言萧老师作题为《AI设计元年:人工智能在建筑设计领域的探索与实践》的主题报告。

核心观点:

•  AI的政策环境:截止到当下,国家层面至少出台了15+项与AIGC和人工智能相关的政策,至少30+个省市均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以响应和支持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

•  AI的应用:AI已经融入了建筑设计里的头脑风暴、草图概念推敲、方案概念深化、后期效果深化等不同环节;大大减少了建筑师在建模和渲染上的时间投入,帮助设计师在前期高效工作构建设计方案。

•  用AIGC重塑工作流可提高效率,避免增负。

•  AI行业前景:数据的重要性、应用场景的重要性、企业AI技术人才的引进与发展。

图片

浙江晶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程世友作题为《唤醒智能载体·相信数字未来》的主题报告。

核心观点:

•  城市更新背景下,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需统筹布局,向集约化、共享化发展,实现信息化、联网化、智能化。

•  晶日科技遵循“多杆合一、一舱多用、拓展预留、创意美观”的设计思路,打造了燕槽杆、创意拓展舱、创意探索舱、创意景观舱、玄麟联盟舱5大智能载体,旨在提升城市空间美观度,预留城市建设智能功能,助力数字城市末端细胞的数据采集、管理及决策。

•  结合1+10T智慧物联网平台,赋能万物互联的智慧城市构建。

图片

北京同衡和明光电研究院副总工高帅作题为《城市照明可视化数字管理平台应用实践》主题报告。

核心观点:

•  在城市数字转型的政策背景下,针对契合城市照明行业的数字化管理应用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成果。

•  结合在规划评估、更新建设、运行监管环节中的实践案例,阐述如何应对现阶段行业发展的热点需求,高效打通城市照明数字与物理空间的链接,在传统流程和方法上做到数字化赋能,切实实现城市照明的高质低碳、精细管理、长效管控。

图片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数字艺术学院教授张歌东教授作题为《创新影像与视听新场景》的主题报告。

核心观点:

•  创新影像,是指运用最新的影像技术,如数字媒体、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创造新型视觉艺术形式和体验的过程。它的特点包括高度的互动性、沉浸感、以及跨媒体的融合性。通过这些技术,创新影像能够突破传统视听的界限,为观众带来全新的感官体验。

•  以虚拟制作(VP、XR)、数字人、AIGC、光影空间、沉浸式视频、VR/AR为代表的创新影像在为行业带来更多的视听新场景。

•  创新影像不仅改变了内容的创作和呈现方式,还为观众提了更加丰富和多元的体验。从沉浸式的艺术展览到互动式的教育体验,从虚拟现实的游戏到增强现实的导航,创新影像正在不断拓展视听的边界,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图片

北京同衡和明光电研究院洞明所所长张贤德作题为《AI辅助艺术创新》的主题报告。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AI)快速发展和迭代的大趋势下,灯光创意如何积极拥抱AI,让其为照明创意和效果表现助力,提升作品品质的同时降本增效,为创意赋能。

•  可控的传统手段与不可控的AIGC的区别。

•  入门难的传统手段与入门易的AIGC对比。

•  人与AI如何分工的问题。

图片

室外委副主任许东亮作题为《凝固光的瞬间》的主题报告。

核心观点:

•  寻找布光的理由,让光凝聚,成为夜的风景。

•  寻找布光的理由,让光渗透,成为生活的伴侣。

•  寻找布光的理由,让光绽放,成为节日的花火。

•  景观照明设计的路经与方法,揭示设计的价值。

本次论坛得到了良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拓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光艺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晶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北京卓生照明有限公司等的大力支持。

供稿:中国照明学会室外照明专业委员会